NEWS AND INFORMATION
新闻中心
|
“枫桥式”综治中心广西实践矛盾纠纷“一站”搞定
乡镇综治中心虽小,却事关千家万户。贵港市创新推行综治网格与警务网格“双格融合”机制,将社区警务深度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中★,打造双格融合共治体系,实现网格治理专群结合、优势互补、减负提质。 政法单位、调解组织★、信访部门常态入驻综治中心,平安建设关联度高的单位部门动态轮驻★,相关诉求涉及单位随叫随驻,实行合署式办公★、一体化调度、专班化管理。推进调解★、仲裁、公证★、司法确认、行政复议、行政裁决、速裁快审、法律援助、法律监督等业务在综治中心实质性办理,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“一站式受理★,一揽子调处★,全链条解决★”★。 南宁市青秀区推行“云上调解+平台建设”,97%的金融纠纷调解工作通过线上完成;永福县研发“小微调解”App平台★,推行“全天候★”在线矛盾纠纷闭环管理★,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★。 浦北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陈柏介绍:★“现在的综治中心已成为基层平安建设的★‘指挥部’★,群众的急难愁盼、矛盾纠纷★、安全生产隐患等,随时可通过平安浦北APP等进行反映,综治中心在数据收集★、信息比对的基础上,经过研判★,及时将问题推送到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、村屯限期处理★。★” 广西各级综治中心坚持★“应调尽调、能调尽调”理念★,做好人民调解、做实行政调解★、做强司法调解、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,发挥村规民约、家风家教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的积极作用,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★、访前★,确保矛盾纠纷排得出、接得住、调得好★,实现了★“小事不出村★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。 ★“这里就像个‘超市’★,不管有什么问题,都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窗口,有矛盾纠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调解室。”在钦州市浦北县综治中心接待大厅★,市民陈先生称赞道★。 综治中心强化法院★、检察院、公安和司法行政等政法力量统筹,调动心理咨询服务★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★、律师、★“两代表一委员”等社会力量参与,合力解决群众诉求、调处化解矛盾纠纷、防范应对各类风险★。 玉林市综治中心以大数据平台为底座,采取线上线下“双轨”受理各类矛盾纠纷,将各类矛盾纠纷★“全盘式”受理,做到“小事”马上调、“大事”吹哨调、“难事★”联动调★。 北海★、玉林、河池、来宾、百色等市推动人社★、住建★、自然资源、农业农村等行业部门力量进驻综治中心,加强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感知能力,主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,主动共享数据信息★,主动防范应对风险隐患,筑牢平安稳定根基★。 全区14个地级市和111个县(市、区)都建立了综治中心,在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规模达800人以上的145个安置区,单独设立了综治中心。玉林★、北海等市着力打造综治中心、矛盾纠纷调处中心★“双中心★”互促共治工作格局,破解了多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、交叉重复★、工作碎片化问题。 广西坚持以综治中心为依托,建立群众诉求表达线下办理通道和信息化平台载体,推进各类诉求直诉直办、即诉即办、限时办理,先后推出“营商广西·桂在便利”★、信访诉求“一县一码★”、百色西林县的“有事,我,码上服务”等诉求表达平台。 2024年,全区依托各级综治中心排查矛盾纠纷6万余件,调解成功率达97%以上,办理行政复议事项1.52万件、法律援助案件5.23万余件、仲裁案件3.89万件★。 近年来★,广西各级综治中心积极整合资源和力量,创新“接待大厅+类案调解室”功能分区模式,设置矛盾纠纷调解员室、心理咨询服务室★、分析研判室★,打造集信访接待、多元调解、法律服务于一体的★“一站式★”服务窗口,搭建起直面群众、为民服务的“桥头堡”。 走进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浦北县综治中心★,宽敞明亮、布局合理、指示清晰★,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购物★“超市★”。群众接待★、矛盾纠纷调解★、公共法律服务、视频监控调度、心理咨询疏导等民生服务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“路线图”,为群众提供了精心挑选的“商品”★。 在拓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实践路上,广西注重改革创新、数字赋能★,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智慧手段★。2024年11月28日★,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《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》,并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,为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★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 近年来,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认真践行新时代★“枫桥经验”★,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★、社会治安风险防控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服务等重点,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★。 广西各地不断强化力量保障★,拓宽调解员选聘渠道★,聘请退休政法干警及律师★、公证员★、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兼职调解员★,挖掘本地热心公益、善于调解的“田秀才★”“土专家★”充实调解队伍★。全区1★.8万个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解决了5300万群众的法律需求★。 自治区、市、县、乡四级综治中心工作体系日趋完善,使综治中心成为多元解纷的★“终点站”和为民服务的★“桥头堡”,有效拓展了“枫桥经验★”的时代内涵,提升了广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★。2024年★,广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★.289%。 “这仅是综治中心的矛盾纠纷处理中枢平台★,我们还在全市县(区)所有乡镇(街道)★、村(社区)设有中心及工作站★,让群众遇到问题有地方‘找个说法’★,做到预防在前、调解优先,运用法治、就地解决★。”3月6日,在北海市海城区海南路7号的综治中心★,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邹荣川指着闪烁的大屏幕说。 北海市各级综治中心融合“AI技术+调解”模式,建立矛盾纠纷闭环办理机制★。2024年★,北海全市线起,办结“骨头案★”★“钉子案”1219件,实现部门联动2060次。 |